
智能制造升级,输送系统如何变革?
18世纪出现至今,皮带、链条输送线已是工厂里不折不扣的“元老”。但随着制造升级与变革、智慧工厂逐渐兴起,这些传统设备渐渐无法跟上当下的生产步伐。
突破皮带、链条等传统传动结构,大寰机器人重磅打造了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创新性地采用磁悬浮技术实现无接触输送,更加柔性化、智能化、模块化,完美贴合现代化生产需求。
今天,我们邀请到大寰机器人的产品经理,解码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聊聊这款“磁悬浮黑科技”是如何颠覆传统,重新定义智慧工厂,挖掘出工业自动化的更多创新可能性。
A:2019年我们就开始关注这个方向。我们发现,客户对模块化、高效率、易维护的输送方案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输送线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综合考量之下,2021年,我们结合自身在精密力控和电动执行器领域的技术积累,决定打造一款更先进的,能够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输送方案,这就是开发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的初衷。
Q:在iFM系列开发中如何运用大寰机器人现有技术积累?
A: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的开发离不开大寰机器人在智能电动执行器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产品开发经验。
智能电动执行器的系统性强,技术架构层级化,从底层的电机、编码器,到中层的驱动控制,再到上层的用户应用,每一层都有我们的技术沉淀。无论是磁悬浮输送系统,还是电动执行器,又或是机器人相关产品,层级架构都有一定的共通性。基于此,我们能够快速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缩短开发周期的同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A:挑战肯定不少。模块化设计、柔性组态结构,是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的最为关键的特性,却也是开发挑战所在。
从工作原理上来看,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由定子模块组成运动轨道,动子模块在运动轨道上运动。定子模块可根据工站与场景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与拼接。定子模块连接电源与控制器,动子运动规划由控制器完成,可针对特定动子进行运动控制。
常规产品是单动子与单定子匹配,而智能柔性运动系统是多动子与多定子互相串联,要想多个电机之间实时切换,且同时保障不同动子移动到同一个位置的精度,从技术上来看难度较大,运动、切换时的实时性、平稳性都需要做大量测试以及开发。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软件和算法。大寰机器人有针对性地给驱动器、磁性编码器等开发了算法、软件,有效补偿了多动子与多定子切换运动时产生的精度误差。
A:在任何时候,做产品都需要保持与市场连接。早期,大寰机器人就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走访,包括收集广大客户需求,以及对3C电子、锂电、光伏、医疗、食品包装等多个行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不同行业对输送系统的要求差异很大。例如:
3C电子:以轻负载(0-10kg)为主,对设备体积、精度要求高;
锂电行业:负载较大(可达50kg+),要求高速(2m/s)、高精度;
医疗/化妆品/食品包装行业:对洁净度、IP防护等级有严格要求。
基于这些需求,大寰机器人先针对特定行业场景开发基础产品,同时也已经具备了“柔性”地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能力。关键则在于保持大寰机器人内部的“柔性化、模块化”组建能力。
02 工业自动化的“乐高大师”
–轻松应对复杂与变化–
A: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为智能制造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可能
· 模块化设计,柔性组态
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采用独立的模块化设计,支持直线段、弧线段及多种轨道布局。结合多种组态形态,如平面式、垂直式及倒装式布局,可按需组合,快速拼接,轻松扩展与改造,满足多行业复杂生产需求。产线迭代组合仅需重新组合,成本更低。


· 高推力密度,大负载
具备国际领先的运动速度,最大速度可达4m/s,最大加速度可达4G。微米级重复定位精度(±5μm)。搭载自主研发的绝对编码器,无需二次定位。超强双面驱动系统提供高单位推力密度,动子磁组柔性拼接,平稳承载50kg以上负载,确保高效、精准的工业应用。


· 零磨损,低维护
仅导轨接触,无机械摩擦,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同时满足高洁净度生产环境需求。振动抑制技术确保高速移动或急停状态下的精准定位,提高生产稳定性。

· 智能调试,简化运维
大寰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可视化上位机调试软件,采用图形化配置与模拟仿真技术,大幅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生产应急响应能力,为企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A:当然,目前接到的订单几乎都是定制的。依靠完善的技术体系,在环形线iFM-L1系列、接驳线iFM-T1系列这两大系列的基础之上,根据客户实际的应用场景需求进行定制组合。
以3C行业为例,3C产业链十分完善,对工站、模块的定义及需求都相对明确且规范,这对大寰机器人而言并非难事。基于多年来深耕3C行业的经验,我们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完成产品定制。例如,客户对工站尺寸、负载能力、精度等有明确要求,我们可以快速调整模块配置。例如,在某耳机检测项目中,客户希望优化洁净度和运动精度,我们通过调整编码器类型和电机配置,满足定制化需求。
此外,大寰机器人还支持无接触供电方案,实现零摩擦运行,摆脱传统拖链的磨损问题,确保系统在任意位置均不断电,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适用于移动工站、智能物流等创新场景。
A:我们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参考了国际环保标准,在功耗优化、电机效率、低能耗芯片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相比传统输送方式,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的单位能耗更低,推力密度更高,能够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
A:未来,我们计划拓展至智慧工厂、汽车制造、半导体、物流等更大规模的应用。特别是天车式吊装输送,可以用于汽车总装、喷涂等工艺,甚至可实现多楼层输送,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
A:当然。我们正在探索AI技术在运动规划、路径优化、智能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AI优化载体调度,减少节拍时间,提高整体产线效率。同时,结合本地部署的AI算法,让输送系统具备自适应能力,自动调整最佳运行模式。这是我们未来想要融合AI技术创造的一个价值点。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大寰机器人“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的信息,或者有更多关于工业自动化的想法,欢迎联系我们!关注我们,了解更多黑科技背后的故事。
关于大寰机器人
大寰机器人(DH-ROBOTICS)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为工业智能制造场景提供核心零部件的高科技企业。
大寰机器人深耕精密运控领域,填补了国内精密执行器领域的空白,拥有伺服电动夹爪、音圈执行器、伺服电缸、DH-5灵巧手、iFM 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等多系列的200+产品,为3C、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柔性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电动执行器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